Header Ads Widget

Hi,我是Jungle,對外匯、石油、黃金、各國指數CFD與美股CFD交易有興趣?千元台幣即可投資!群益奈米交易王-上市「合法」 差價合約交易平台,使用安心。新手也可參加,老手靈活操作,加入我們,拒絕當韭菜!

神祕富豪孫文雄與謝金河的致富傳奇

成軍多年的老牌財經雜誌集團「財訊」,2007 年因創辦人邱永漢退休而結算,當時謝金河在第二代掌門人孫文雄支持下,27 日宣布改組更名為「財信」,引起業界話題,也意外扯出孫文雄因幫邱永漢打理財訊,練就精準趨勢判斷,在港股、陸股大賺,由一介打工仔翻身為百億富豪的傳奇。



十四日傍晚,各家券商與股市名嘴均收到一封通知,市場僅存的一份證券專業報《財訊快報》十一月底吹熄燈號,日後將改成網路版,而同一集團的老字號財經雜誌《財訊月刊》,也將更名改組,在現任社長孫文雄支持下,由財訊執行長謝金河接棒,並改組為「財信傳媒集團」。

大改組 打工仔扶正

成軍於一九七四年的財訊集團,以揭露股市訊息起家,從早期的一份月刊,擴充為今日擁有周刊、報紙、季刊及網路即時資訊的文化集團,在全省上千家號子、數百萬投資人間頗有知名度,因此這次前所未有的大改組,引發不小震撼。

根據調查,這次財訊大地震,主因是高齡八十四歲的集團創辦人∣邱永漢計畫退休,由第二代代為處分海外資產,「邱永漢想把財訊這塊招牌帶回日本,因而通知財訊內部進行結算。」

一位知情人士說, 邱永漢要結算的《財訊月刊》,老股本其實只有三十萬元。

台股三十多年來從三、五百點,數度飆上萬點,每日成交量從一、二億元,膨脹為一、二千億元,與台股一塊經歷狂飆年代的財訊,股本卻維持不變,實在不尋常。

這背後,牽扯的不只是邱永漢惜售這隻「金雞母」,還有幕後幫邱永漢默默打工而致富的財訊社長孫文雄的傳奇故事。

邱永漢是台南市人,邱家在日據時代致富,邱永漢自東京帝國大學經濟部畢業後,曾返台入華南銀行工作,後以小說《香港》獲日本小說大獎,從此以小說家、經濟評論家及投資家的多重身分,活躍於日本、台灣、香港、美國與大陸。

控成本 受老董賞識

「早年,邱永漢在台灣投資並不順遂,因此興起念頭辦雜誌《股市瞭然》(財訊月刊前身)監督政府。」

一位老財訊人說。

但這份雜誌一直賠錢,常年居住日本的邱永漢,乾脆將雜誌交給孫文雄掌理。

孫文雄是苗栗客家人,政大法律系畢業後,進入邱永漢在南京西路所蓋「第二邱大樓」開設的「天廚菜館」,擔任經理人。

天廚以北方菜為主,招牌菜北京烤鴨,隨著邱永漢在日本聲名大噪而備受日本旅客喜愛。

孫文雄雖毫無雜誌與股市經驗,但因他善於嚴控成本,深受邱永漢賞識。

「早年,老孫大量邀稿,省下養人成本,編輯部控制在十人以內,多在社內分析財報與線圖,以節省車馬開銷。

老孫甚至一人多用,編輯不僅分析研究採訪寫稿,還要到印刷廠看大樣,並包裝雜誌,省下後製成本。

他常說:『以前我吃的苦,比你們還多』。」

老財訊人說。

一九八四年,孫文雄找來還在政大念書的謝金河,當時謝金河是政治狂熱分子,熱中黨外活動與黨外雜誌,進入財訊隔年,他就當上總編輯,靠著向中時、聯合二大報記者及台大「大砲型」學者等廣為邀稿,並以「十信案」等揭弊故事打響財訊招牌。

八○年代末期台股開放外資,加上房地產崛起,廣告大好,財訊發行量激增,因此先後開辦《先探投資週刊》與《財訊快報》,九六年見《商業周刊》竄紅,又另創辦《今周刊》,並與精業、倚天合作,跨足股市網路即時資訊。

孫文雄 小檔案
籍貫: 苗栗客家人
學歷: 政大法律系畢
現職: 財訊月刊社長、上海朝代文化娛樂有限公司負責人
投資: 

1999 年投資上海、深圳A、B股,市值達人民幣 4.07 億元。
2000 年 6 月投資上海2支A股,市值達人民幣 3.5 億元。
目前與人合資在上海靜安區蓋樓。

邱永漢 小檔案
出生: 1924 年 3 月生於台南市
經歷: 1945 年日本東京大學經濟學部。
1955 年以小說《香港》獲日本第 34 屆直木賞獎,1974 年創辦《股市瞭然》,後改名為《財訊月刊》。
封號: 投資遍及日本、台灣、大陸、美國、加拿大等地,1980 年代被日本媒體譽為「致富財神」。

買陸股 身家大躍進

這段期間,邱永漢人都在海外,除了以閩南語錄音由專人謄稿,每月在財訊發表趨勢評論,領取豐厚稿費與分紅外,財訊賺錢與版圖擴充,可說是孫文雄與謝金河兩代打工仔的功勞,孫文雄也從邱永漢身上學習趨勢分析,累計了驚人的財富,個人資產近百億元。

「一開始,老孫對經濟、股市,一竅不通,但他把邱永漢的話奉為圭臬。

例如一九八五、八六年,忠孝東路房子一坪飆上二十萬元時,業界一片恐慌,預言房市崩盤,邱永漢卻逆勢看好,老孫買了一、二間房子,日後果然賺到了錢。

九○年代中,邱永漢看好中國發展趨勢,孫文雄趁港股九七回歸前的低潮入市,大賺一筆,又轉進起步中的陸股,並投資上海、四川不動產,千萬身家立刻翻身為億萬富翁。」

知情人士說。

二○○○年二月,上海的《經濟日報》統計投資上海、深圳股市的個人大戶,孫文雄以五檔總計二千萬股、市值約人民幣四.○七億元(約新台幣十六億多元)的B股,雄居第一大戶;同年六月,《新財富》又揭露,孫文雄擁有的二檔A股,市值約人民幣三.五億元(約新台幣十四億多元)。

抓趨勢 低買龍頭股

孫文雄的炒股故事,最被老財訊人津津樂道的是耀皮B股。

「二○○○年時,B 股很慘,新興市場教父莫比爾斯大賣耀皮B股,老孫就拚命買,豈料隔年二月中國開放大陸人民買 B 股,B股大漲,老孫因此大賺好幾倍。」

知情人士說,「今年港股大漲,老孫也沒缺席,他在中國第一大水泥廠∣海螺水泥個位數時買進,抱到快百元時賣掉。」

孫文雄常告訴友人:「股市如大海,當你猛追拍岸浪花(股市小波段)時,就會看不到大潮的來臨。」

孫文雄的實力受到兩岸券商重視,他發達後,除了喝昂貴的紅酒、聽頂級音響外,近年也在陽明山以每坪六千元的低價,買下法拍別墅。

一位熟悉孫文雄的媒體人說:「老孫的投資心法是『雜貨店式』價值投資法,只要趨勢抓準,就趁低點買進食衣住行各類知名的龍頭股,長期持有,就算虧損也抱著不放甚至加碼倍數攤平。

他的投資心得,全部刊在財訊『范從容專欄』。

近年他在港、陸股獲利後,又加碼台灣,尤其有兩岸直航商機的航運股,這是很重要的訊息。」

多年來,孫文雄一直希望買下財訊,但邱永漢始終不放手,如今邱永漢要退休,孫文雄早已從打工仔翻身為富豪,名利兩全。


現任財訊集團社長兼執行長:謝金河

財訊集團現任社長兼執行為有「謝國師」之稱的財金文化董事長謝金河,是媒體巨擘,也是以投資股市、房地產與藝術品累積高額資產的富豪。

他對「數字」有超強記憶力,股市大事件發生的年代、企業營運的每項數字都記得一清二楚,下屬跟他開會時壓力不小,因為懂得沒他多、記性更是沒他好。

平常表情嚴肅、不怒自威的謝金河,在家其實是個慈父,給兒女最大的自由,不干涉他們的興趣和學業發展。

在事業上,他「棄政從股」,也經歷過一番有趣的轉折。

在這次訪談中,他難得分享對兒女理財教育的看法,以及自己如何找到一生的最愛—投資。

謝金河出生於雲林,父親僅國小學歷、母親未就學,自小家境並不好。

不過,謝金河年輕時曾有過3次一般人都很欣羨的機會,但後來都選擇放棄。

因為放棄,所以他現在不是教授、不是警官、不是海關公務員,而是一個知名的股市巨富。

放棄3次好機會 成就現在的投資大師「剛巧我昨天打開抽屜,看到高中(師大附中)期末考的成績單,是全班第1名,當年可以保送師大。」謝金河回憶往事,露出輕鬆的笑容。

年少的他猶豫了一個下午,在街上邊逛邊想,決定回家告訴父母他不想當老師,所以放棄,而同班第3名的同學選擇直升,現在是大直國中的訓導主任。

後來謝金河同時參加聯考以及中央警官學校考試,沒想到竟是央警該屆榜首。

父親很心動,覺得當警官薪資高又有保障,學費也省,力勸謝金河去念。

他想了半天還是放棄,選擇就讀政大企管系。

大學畢業當完兵後,謝金河通過高普考,可以分發到高雄前鎮海關,是俗稱的「鐵飯碗」。

他在高雄西子灣閒晃想到天快黑,再度選擇放棄。

「在成長過程中,自己最喜歡什麼,去做就對了!」謝金河說,他成長過程中最鍾情的就是政治,從學生時代就參與政大青年、自強報運作,並幫黨外雜誌寫文章,所以他決定忠於自己。

剛念研究所時,謝金河就進入《財訊》月刊(現改為雙周刊)任職,「財訊剛創立時記者很少,我向其他媒體的政治線資深記者邀稿,每個月 20 日在咖啡廳聚會討論,隔月 10 日交稿,合作非常愉快!」謝金河說,他的專長是批判,讓財訊不只是媒體,更是「修理業」,被寫到的人都心驚膽跳。

坦言是政治狂熱的他,進財訊前 5 年,對股市都是「不屑一顧」,聽到同事在討論股市,竟會覺得庸俗,馬上掉頭離去!但是後來謝金河逐漸體認到:「自家刊物有分析股市,一直不懂說不過去,而且,人要有財富才有尊嚴。」

第1 次買股慘賠 反而開啟研究興趣
用功,是投資的不二法門。

謝金河在民國 75 年聽同事建議,買了生平第1張股票——福昌紡織(已下市)。

沒做功課就先買股票,結果當然是慘賠,買進價是 17.3 元,跌到 10 元以下,謝金河賠了 4 成多出場。

「雖然是賠錢經驗,卻像幫我打通任督二脈,引發我對投資的興趣,開始大量閱讀。」

當時謝金河還在撰寫研究所畢業論文,他靈機一動,決定寫「台灣證券發展史」。

於是跑去圖書館把《經濟日報》調閱出來,由於台灣股市是從民國 51 年開市,他就從同年創刊的經濟日報開始看,再看較晚創立的《工商時報》,把這 2 份報紙全部看完後,他對台灣證券發展史了然於胸,而且對數字過目不忘,全都背了下來。

後來他再創立《財訊快報》(現改為財金雜誌),成為當時坊間最具影響力、也最貴的證券報紙,讓報社收入豐碩,也幫當時仍年輕的謝金河賺進了不少財富。

「無論加班到多晚,我每天早上都吹著口哨上班,甘之如飴。」

謝金河想告訴年輕人,工作還是選自己喜歡的最重要,有熱情才有動能,再累也開心。

「財訊這棟大樓從民國 74 年買到現在,我從未想要離開這裡,一磚一瓦,都是感情。」

讀懂了台灣證券市場的脈動,謝金河開始積極買股票,分散投資在2、30檔個股,至今「分散持股」還是他堅守的法則:「好處是我能了解多種產業,熟知每種產業的財報及特性,而且不會因為資金太集中在某檔個股影響到股價。」

他再補充,「不只財報數字,台股代號我記得 1000 家以上,港股至少 300 多家,陸股也記得 200 多家。」

記數字能為投資帶來很多好處,像是記個股代號,可省下不少查詢時間,記財報數字更可知道一家公司或一個產業的變化。

他第 1 次遇到鴻海(2317)董事長郭台銘時,對於鴻海自上市以來的營收變化如數家珍,讓郭台銘佩服不已。

但這不全因為他天賦異稟,謝金河強調:「數字一定要常用、常複習,才會記得牢。」

他有點俏皮的舉例:「要我打電話給妳,我要查很久才知道號碼,因為我們不常聯繫。

但是打給我太太,是每天必做好幾次的事,她的電話我當然熟。」

謝金河說,每天早上 5 點多起床,他會先把中央社、彭博資訊等媒體的新聞做好筆記,所以不能只說他是記憶力好,該說他一直都很用功。

財訊文化集團小檔案
資 本 總 額:2 億餘元(12月起改組更名為財信傳媒集團)
員 工 人 數:逾 300 人
歷任執行長:邱永漢、孫文雄、謝金河(現任)
平 面 刊 物:《財訊快報》(12 月起更名《財信快報online電子報》,另創《財信快報》周刊)、《先探投資週刊》、《今周刊》、《財訊月刊》(12 月起更名為《財信月刊》)、《股市總覽》
資 訊 產 品:財訊看盤 、 財訊快報網路版、財訊智庫 (資料來源:經濟部商業司)

張貼留言

0 留言